堿濃度對原油/堿體系動態界面張力的影響
原油/堿體系動態界面張力研究中一般采用與實際堿驅相似的碳酸鈉濃度,從0.05%到5%?Nase-El-Din和Taylor研究了原油/堿體系的動態界面張力,原油為DavidLloydminster原油?堿為碳酸鈉,劃分為三個濃度區,即低堿區(<0.2%Na2CO3)?中堿區(0.2%Na2CO3)?高堿區(>0.2%Na2CO3)?在低堿區(<0.2%Na2CO3),由于堿和原油中的酸性物質反應生成的石油酸皂的量少,不足以使界面張力降低,石油酸皂向界面傳質及吸附速率*,而脫附速度相對較低,高速吸附低速脫附的過程使界面張力很快達平衡,且保持常數?界面張力基本不隨時間變化?隨碳酸鈉濃度的增加界面張力降低,當碳酸鈉濃度達到0.2%時界面張力達zui低?進一步加碳酸鈉濃度(>0.2%Na2CO3)界面張力逐漸升高?此結論與其他研究者的結果一致?
可見,在低堿區(區 ),碳酸鈉的濃度從0.05%逐漸增加到0.2%,使界面張力值急劇降低;在碳酸鈉濃度達0.2%(區 ),界面張力出現zui低值;當碳酸鈉濃度超過0.2%(區 ),界面張力zui低隨堿度增加漸增?Chan和Yan的化學模型對此現象解釋如下:隨堿度增加溶液pH值增大,界面處Aw-離子濃度增加,導致界面張力達到zui小,隨著堿度的進一步增加,Na+濃度增加,平衡移動形成不離解的石油酸皂(NaA),使界面處Aw-離子濃度減少,界面張力增加?Ming Zhe等認為高堿度下界面處Aw-離子濃度減少是由膠束的形成和高離子強度下界面雙電層的壓縮造成的?